現在常見的瑜伽課堂是按照 60 – 90 分鐘的時間下編排的流程,其實都是課堂風格 Class Style 而已,不是瑜伽的派別,兩者是完全不同的,不少文章或者簡介都混淆了。
把練習安排在特定時間課堂中是方便現代量化,或者可以稱為方便「罐頭化」推廣或介紹,在推廣和教育的角度是很實用,尤其適合我們現代人。但另一邊廂其實這不是瑜伽練習的規限或者定形。
瑜伽是生活中的修行
瑜伽的修練方法有很多種,也分為很多層遞,以時間劃分和以身體動作為主導的,是很現代化的課堂方式,而大概有了才不到 70 年。
所以,以 Hatha, Ashtanga 和 Vinyasa 為名的課堂,只是形容課堂的風格,練習的一律都是 Hatha Yoga 這個骨幹。
相關閱讀
12 種常見瑜伽班的分別 一文中的瑜伽班例子,就是從 Hatha Yoga 中抽取了部分技巧出來的課堂,每種課堂都只是涵蓋到 Hatha Yoga 的一小部分。

Hatha Yoga (為名字的課堂)
在商業理由下課堂名字越來越多,為把不同課堂的風格更容易分辨,所以今天很多場所的 Hatha Yoga Class 所教授的都是以靜態為主,式子的難度則按課堂級別而定。
普遍來說 Hatha Yoga 命名的課堂適合所有初學者,不但學習到基本式子的原理,還會更容易掌握到呼吸的協調,同時打好內在和外在的根底。節奏很彈性,可快可慢。
以 Asana 式子來練習瑜伽,只是 Hatha Yoga 觀念中的其中一個練習技巧,不只是鍛煉身體,而且有清洗雜質的療效。
只要跟式子有關,輕易的或者是難度高的,靜態的或者是動態的,或者有輔助工具的都是屬於 Hatha Yoga 的樹下。道理上,以式子練習為主軸的課堂,通通都命名為 Hatha Yoga 就可以。
Hatha Yoga 為名的課堂,可以是非常全面的學習,近代把 “Hatha Yoga”都歸類於初學,是非常大的誤解和失實。
只是在過去幾十年,慢慢開始有不同「設計」的課堂,為了突出個別的編排心思或者課堂的針對治療性,所以把編排風格都用於課堂名字中,又或者以個人名字為篇排起名。隨時間過去,社會上便越來越多以不同名字命名的 “Hatha Yoga Class”。
所以不論是動態練習、不同溫度的課室和一些要利用輔助工具等的瑜伽課堂,都是 Hatha Yoga 的打包版本,正如前文所說,這些名字都是課堂/老師風格而已,不是瑜伽的門派。

Ashtanga Yoga 阿斯坦加
Ashtanga Yoga 是一套專屬的固定序列,每個式子間以呼吸連貫着以動態的方式進行。
Ashtanga Yoga 是只有獲授權證書的持有者才可以授教,而因為是固定的序列,任何老師的課堂中所做的式子,次序和停頓的時間等都是一模一樣,教授這套序列的老師是沒有「權利」去作任何改動的。
專屬的固定序列是包括式子次序、停留時間、凝視點 (Dristi / Gazing Points)、梵唱 (Chanting )和 能量瑣訓練 (3 bandhas) 等等的不同元素合起來的一整套練習,然而獨立的式子或者每一個元素都是 Hatha Yoga 的技巧,所以其實其他課堂都會接觸得到,視乎個別老師的安排。
這套練習分為初中階三個程度,完成時間分別由 75 – 90 分鐘。
因為是動態練習,如果對式子未有任何認識前,初學者會感到吃力。
(順帶一提,大部分以特定名字劃分的現代課堂序列,都是限於持有指定商業證書的老師才能教授,所有這種課堂都是 Hatha Yoga 的一部分。)
Ashtanga Yoga 的創辦人名命這套練習時,特意取用 Aṣṭāṅga 這個字 。
Aṣṭāṅga 8 肢瑜伽 的意思是我們的意識層面的 8 個層次演化,在《瑜伽經》的第二章以不同經句描述的。因為用了一樣的名字,即使是不少資深的練習者,都一路誤以為這套序列就是《瑜伽經》中的意識演化教導,以為是流傳了上萬年的肢體練習套裝,其實完全不是。
跟其他瑜伽班一樣,Ashtanga Yoga 序列實屬是整個 Hatha Yoga 系統的其中一部分。
Ashtanga Yoga 是以動態練習的先河,約左 50 年代開始在 (西方)世界開始廣為認識。系統化的練習很形合現代人的思維和學習模式,是給現代人與 Hatha Yoga 和瑜伽宇宙觀之間的一個淺白語言。
而 Ashtanga Yoga 序列的開拓也為現代課堂作了一個藍本。
The above cheat sheets are downloaded from Ashtanga Yoga Info.
Vinyasa Class 流動瑜伽
Vinyasa 不是任何式子的序列,梵文 Vinyāsa 解作連貫性流動。
用於式子練習中就是以每個呼吸連貫着每一個式子的意思,所以跟 Ashtanga Yoga 課一樣,Vinyasa Class 是動態的課堂,近年中文譯作流動瑜伽。
因為只有獲授權證書的老師才能教授 Ashtanga Yoga 這個固定序列,所以其他動態課堂都以 Vinyasa Class 或其他不同名字而命名。例如我自己,我可以教 Vinyasa 的課堂,即使是按照 Ashtanga 序列的編排,情理上我是不可以稱我的課堂是 Ashtanga Yoga,僅此而已。
(Ashtanga Yoga 的全名為 Ashtanga (Vinyasa) Yoga, 去帶出於練習中呼吸跟式子連貫的重要性。)
在肢體練習時,Vinyasa Class 是代表「以動態練習 Hatha Yoga」的意思,所以這種課堂的編排是可以彈性的按個別老師安排而定,跟 Hatha Yoga Class 一樣。
而因為是動態訓練,初學者會比較感到吃力,但表面的運動量較大,所以這種課堂也對體能訓練有幫助。
然而 Vinyasa Class 不一定指式子的難道,現代的學舍還會把課堂以級別劃分,把基本的式子以連貫的方式進行也稱為 Vinayasa Class。
Vinyasa 的動態練習元素,是讓我們從動態中領悟到如水的狀態,不受外在規律限制,也不因障礙而停頓的特質,能在沒有框架定形下把自己真實的潛質發放出來。
在 Vinyasa 課堂中,不論是老師或者學生,過度執著於動作的程序或者手腳的擺放位置的話,就跟 Vinyasa 是本末倒置了。
我覺得這種元素特別適合我們這幾代人,現代人接收教育和資訊的方法都太歸一,都慣於以罐頭形式打包的吸收,以致我們連什麽是框架的概念也很麻木。
情況如同有時在課堂中,我看到練習者要大半堂後才能做出自然前彎的動作,之前都被日間的工作煩腦形響至身體都受思維控制了,這種不自覺的情況,成了我們的自然 。
所以思想上生活上能有如水的狀態,是可以在 Vinyasa 課堂中慢慢培育的。
而因為我們的習性,在練習過程中如何不過度偏執於式子的對錯,這個動作的成或敗,這些對自己的批判性,也是可以從瑜伽練習中慢慢剔除。在 Vinaysa 課中,專注在呼吸跟着做式子就是了,老師如何給予適可而止的指引而不墜入「規矩」的陷阱,也是一種藝術。

所以視乎個別老師的安排:
- Hatha Yoga Class 也可以按學員程度安排不同節奏的動態練習
- Vinyasa Class 也會做一些停留的式子
- 不同名字的課堂,篇排和元素也可以跟 Ashtanga Yoga sequence 一樣或者相似
而當不理解名字意思時,有時不難發現這 3 種課的內容可以很相似,混淆就是這樣出來的。
多年前Vinyasa Class 未有現在的「盛行」, Hatha Class 的課堂都是按老師安排而定,當時的 Hatha Class 內容也跟現在有些 Vinyasa Class 根本無兩樣。
你可能會問:原來名字都是市場推廣用,根本無分別!
這確實是對的,但我自己覺得越有不同的市場需要即是越多人開始接觸到瑜伽,每人都有不同的誘因而起步的,再多幾種具吸引性的名字又何妨?適可而止就好。
老生常談的一句,沒有最好的課堂,只有最適合自己的練習。
覺察自己的所需而去練習就對了,有時好玩或者自己喜歡的課堂往往跟自身需要是有違的。
學習的目的要令自己能不再倚賴班房。